(2019/4/19)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繼「愛的力量-簡報力系列課程」後,昨(18)日再接續舉辦培力課程「影音行銷力」,邀請擁有深厚媒體工作資歷的製作人高嘉鴻,用媒體角度分享與媒體合作的技巧及常見的迷思;另紀錄片導演陳永旭則以自身拍攝的數十部紀錄片為案例,分享媒體邀約採訪的前置作業及流程,以及了解影音製作、粉絲團、YOUTUBE等社群媒體經營與行銷。
高嘉鴻從事節目製作長達30年,現任電視知名節目製作人,曾獲得金鐘獎肯定,擁有專業知識及豐富的影片拍攝經驗,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析各媒體需求的差異性,如每日新聞、新聞專題、訪談節目、紀實紀錄節目的長度、訴求重點及拍攝需求等。當社福團體遇上媒體,建議團體需設立單一窗口,清楚分辨邀約媒體的屬性與需求;高嘉鴻也舉例,提供媒體切入點不一定需要悲情催淚,如感動中有帶有「希望」、「改變」等正面力量,較為觀眾所接受。此外,節目最需要的就是畫面,社福團體常希望透過媒體傳遞主題背後的價值,同樣媒體也希望社福團體能設計或提供適合節目的動態畫面素材,彼此相互合作,才能創造1+1大於2。高嘉鴻也鼓勵社福團體自行拍攝活動影片,無須添購昂貴器材,以輕便簡易即可,再掌握影片拍攝4原則,不用專業人士也可以拍出短視頻。
紀錄片導演陳永旭拍過許多醫療相關的紀錄片,從媒體經營及自身經驗分享,許多社福團體都想要拍微電影、紀錄片,陳永旭提醒,每個組織都須了解拍攝影片的目的,避免自吹自壘,藉由有記憶點的劇情或人性面去呈現,以民眾看得懂的與語言盡可能發揮創意。和媒體溝通工具包含新聞稿、記者會、活動、專題報導及置入等,如能舉辦實體的行銷活動,就能透過活動把微電影和品牌聯繫起來。最後就是要建立客觀的審視標準如點擊率、捐款人數及金額,民眾電話詢問度等,以檢視效益。陳永旭也鼓勵社福團體盡可能嘗試各式募款通路,不要害怕被拒絕,藉由異業結盟、名人加持提高知名度及能見度,懂得借力使力才能在社福藍海中,闖出一片天。
「微光工作坊」於三月開跑,第一波系列工作坊推出「簡報力系列課程」後,接下來緊接五月即將舉辦「社會影響力工作坊」,邀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台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理事沈建文,透過工作坊教導曾參與「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活動的社福團體,如何評估非營利組織的公益影響力及計算社會投資報酬六步驟。六月「社福團體領導人高峰會」,每場皆邀請業界菁英及名人擔任講師。
參考資料:5月15日「社會影響力工作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NrVm